百花齐放春满园
作者:周莹 来源:新沂市马陵山中学 浏览:1684 次 发布时间:2022-07-08

百花齐放春满园

----记新沂市马陵山中学汪利颖

“卖油翁是个身怀绝技、沉着谦虚之人”,一个话音刚落,“我看未必,”一个声音大声反驳,“他‘久而不去’,还‘睨之’,这不屑的眼神表现得难道不是老头的自负吗?”……课堂上此消彼长的声音持续着,孩子们沉浸在探讨中,热烈、投入。一年摸索,两年成型,五年坚守,“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然扎根于我课堂教学一线的土壤中,看着眼前这一张张因思维的碰撞,蓬勃而又激动的脸庞,我坚信构筑理想课堂不再是空想,校园的春天已然来临

我的思绪飞扬,定格在年前。新学期伊始,我们学校分管九年级的校长找我谈话,期望我能担任九年级两班语文、班主任及年级组长职务。若在平时我会毫不犹豫应承,可一想到我产假刚结束,孩子才过半岁,如此重担我怕挑不动,我很纠结。分管校长也是很纠结,确实不该在孩子如此幼小找上我,可现实很紧迫,这届九年级小升初底子极其薄弱,哪怕两年的努力,八年级质评时全市十四名,语文偏弱,稍低于总评。面临一年后的中考,任务重,时间紧迫,学校允许九年级优先选拔教师,希望我能克服一些困难。面对校长的期许,我脑子一热就应承下来,等想反悔已来不及,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因为我深知这些一年后的中考承担着孩子的梦想和家长沉甸甸的期望。

面对语文上如此薄弱的底子,想要在短时间取得实效,我很无措。尤其农村孩子,早已习惯课上单一的“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写生记”的模式,因此课上就出现了特优生“会也不想讲”,学困生“不会就干等”的冷场。有些孩子自恃已是最后一年,厌学、不学的班里有不少,甚至不喜欢的课干脆偷睡觉 ,课堂气氛乏味又沉闷。

如何改变这沉闷的教学氛围,使气氛活起来,课堂动起来,全员参与呢?这是摆在我们九年级每一位教育者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年级组立即成立攻坚组,迫切打破这局面,我有幸被选中。“不谈条件,不撂挑子,立足实际,取得实效”这是学校给予攻坚组的建议。而新教育的实施,如拨开迷雾见日出,让马陵山中学乘着这股东风,立足构筑理想课堂,结合学校学情,在高校长的引领下形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五重教学法”,为已然走进教学“瓶颈期”的我指明了方向。为了打破僵局,我率先做了一些尝试:

首先,打破“老师至上”的藩篱,帮助学生树立“我的课堂我做主”的信念。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陋习易积,积习难改”。我发现班上拔尖生喜欢各自为战,想在这最后一年有限的时间内,按照自己的节奏,挤压一切时间钻在学习上。平时很少和同学学习上交往,偶尔有同学问问题,也怕因学习被耽误而找借口推掉。担心自己的学习时间、精力被小组占用,影响成绩,所以组内的事不热心参与。而班内后进生成绩是倒数,心里要么自卑,要么学习上放弃,这些学生在班内就是个背景,已然成为课堂上的边缘人。为此,我找症结,查根源,对症下药。我先后找到班级特优生谈话,做工作,让他们真正融入集体,做大家心目中的领头羊。同时不断的给后进生鼓励、打气,结对子、树信心。并从我改起,做到“三放”:

“一放心”——充分相信并认可学生;

“二放手”——把学习的权利、时间、空间还给学生;

“三放低”——放下教学权威者的身份,走下讲台,倾听、引导和帮助,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消除学生依赖心理,让学生做课堂的真正发言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班内气氛改观了,班内拔尖生甚至很后悔这么迟钝才参与小组,因为有了小组,大家一起讨论,所有的问题似乎变得容易了,印象更深刻了,在学习上有不小的收获。后进生因为小组同伴的真诚鼓励、主动帮助,让这些孩子找到了学习的归属感,课上就不再游离。学习信心也一点点被找回。

微信图片_20220708094438.png

第二、解决了思想上的根源,我就着手组建小组

着力优化小组结构,培养沟通合作意识。我依据学生认知能力,兼顾学生个性,取长补短,把小组成员最大优势化组合,四人一组,并推荐优秀者为组长。在初期,我也走过一段弯路,本以为有了小组,老师就可以彻底解放出来,我是完全“放羊式”交给小组,自己定问题,自己解答。不仅没让学生动起来,反而让学生无从下手,要么冷场,要么跑偏。我及时反思改进,发现小组学习中的老师并不是局外人,在老师的引领下生成有价值的问题,反而更能促进小组扎实、有效、深入地开展。这样的上课方式反而给老师知识能力上提出更硬性的要求,更考验老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在培养孩子自主独立,合作交流意识的同时,对老师来说,课前若不做充分的准备,让学生打一个措手不及,还怎能再让学生信服呢?压力、动力并存,这何尝不是一种促进呢?而学生在有目标,有方法,有帮手的情况下,课堂上学生怎能不想说,不敢写,不会参与呢?

第三,形成多样化小组评价,激励参与意识和学习归属感

在小组评价上,我不是老师单一地评,也没有笼统应付式地说“这个小组讨论积极”、“那个学生说得好”,而是展开老师评、组长评、搭档相互评、组组之间交叉评,不仅评优点,更硬性的提出要给学习上的建议。这样,小组成员在别人展示时,会更专心倾听、用心思考。同时认可对方学习收获,这既是一份激励又促进双方学识上的成长。

实际上一开始我对小组也不是完全放心,似是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半放半扶的态度。但孩子们果断的用实力征服了我。在阅读课时,小组成员上台展示,阅读《骆驼祥子》感受最深的片段时,谈及老舍笔下的女性时,我随口问了句,老舍笔下的女性有何共性?没料想,下次阅读课时,第四组竟整出一篇《女人,你的名字不是弱者》的文章,成员逐个展示小组研究的成果。原来这组成员在老师没做任何要求下,自行组织翻阅老舍《柳家大院》《月牙儿》等作品,剖析老舍笔下女性的悲惨命运及社会原因,却又与时俱进结合新社会女性的特征,发出女性要自立自强的呼声,视角独特、观点深刻,无疑给孩子们拓宽了视野。我也着实被惊艳了一把。尤其这小组内有两个是班级的后进生,数学上一塌糊涂,就喜欢看书,阅读面很广。听着孩子们不约而同的掌声,看着这几个孩子因分享,被认可而激动得涨红的脸,我也深深被感染。“众人拾柴火焰高”,小组的力量真是不可小觑!我庆幸,我们一直在践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让更多孩子拥有展示才能的舞台;我感动,孩子们主动参与、不吝成果,愿意分享的慷慨;我更为孩子们具备课堂主人翁的觉醒意识而骄傲!

我的语文课 “一言堂”、“填鸭灌”的独角戏不复出现;“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疲惫”现象一去不返;老师和少数优生霸屏的“一花独放”悄然落幕 。是 “小组合作学习”带来颠覆式巨变,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学生从“不想学”、“不敢说”、“不会讲”向“我想学”、“我敢说”、“我会讲”的飞跃式巨变,“万紫千红春满园”的教育理想不再是痴想。在我们攻坚组的带领和影响下,九年级组如火如荼开展并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学生们也深受其益,孩子们说:

这样的学习方式,老师走下了讲台,我们更多的站在了讲台前;老师放心、放手了,我们更自信了;

老师讲的少了,我们学生读写听说演练赛的机会更多了;

师生之间空间距离缩短了,心灵距离更近了。

同学们的精神风貌不一样了,小组学习激起了大家的斗志,竞争无比激烈,气氛不再沉闷,课堂活起来了;自卑胆怯的人少了,自信满足的笑容多了;

团结意识空前高涨,组内同伴齐心协力,互帮互助;学习劲头十足,干劲可很足。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教育的理想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而我们逐渐向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中真正成为一个幸福的人”的理念靠拢。

在九年级全体老师攻坚和带领下,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引领下,这一届九年级在质评时取得重大突破 ,中考全市总评第四名,一跃跻身于全市一流学校,语文获得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其他学科均获得全市质评证书。

 我个人也获得一些成绩:先后荣获新沂市第三名、第二名、第一名的质评证书,新沂市优质课一等奖,新沂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新沂市教学先进个人”,“ 新沂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新沂市青年名教师”“ 徐州市农村优秀教育园丁”,徐州市“学讲计划”推进工作先进个人、所带的班级荣获“徐州市优秀先进集体”等一系列奖项和荣誉。当然我最引为荣的是课堂上孩子们自信的心态,热烈的讨论、精彩的展示,满足的笑容,如同绽放的百花,芬芳校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构筑理想课堂”的探索依然任重而道远,不管对学生还是老师,这一路执著坚守,注定会成为我们成长的最美见证。我化用马克思的一句名言自勉:“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就一定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微信图片_20220708094539.png

 

 


责任编辑:王其锋

暂无评论